热电阻测量温度与实际不符
林慧玲
发布于2014-03-19 17:31
206
0
标签:
使用7kf02测得连接热电阻测得温度与实际温度相差很大如何处理。比如实际温度60左右而热电阻测量温度为100多到200左右,如何处理。
佳答案
这个问题描述的不是太细,说一下个人的思路吧,认为应该从热电阻,接线,硬件组态及程序三个方面检查,然后排除一下。
1.热电阻,对于常用的pt100热电阻来说,如:热电阻pt100,在0°c时的电阻是100欧姆,在100°c时的电阻是138.5欧姆。也就是:当前电阻=当前温度*温度系数*100+100(这种pt100的温度系数是0.00385)。
所以通常在现场用万用表可以简单测试一下来判断,比如现在室温是30°c,粗劣计算下100+30*0.4=112欧姆,如果万用表测试显示112欧姆左右(即使正负1、2欧姆误差也算是正常),可以先认为热电阻ok,可先检查其它原因。
2.接线,在实际中,往往铂热电阻到plc或仪表的接入端距离很长,会达到几十米甚至几百米,这时候导线的阻值就不能不考虑在内了。所以切不可在plc或仪表端把两线并三线接入plc或仪表,一定要从pt100传感器三线接出,并三线接入plc或仪表,否则必然存在温度虚高。
目前热电阻的引线主要有三种方式:
二线制:在热电阻的两端各连接一根导线来引出电阻信号的方式叫二线制。这种引线方法很简单,但由于连接导线必然存在引线电阻,电阻大小与导线的材质和长度的因素有关,因此这种引线方式只适用于测量精度较低的场合。
三线制:在热电阻的根部的一端连接一根引线,另一端连接两根引线的方式称为三线制,这种方式可以较好的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,是工业过程控制中的常用的引线电阻。
四线制:在热电阻的根部两端各连接两根导线的方式称为四线制,其中两根引线为热电阻提供恒定电流i,把r转换成电压信号u,再通过另两根引线把u引至plc或仪表。可见这种引线方式可完全消除引线的电阻影响,主要用于高精度的温度检测。
可参考下,以前回答过的一个温度修正的问题。
https://www.ad.siemens.com.cn/service/answer/solution.aspx?q_id=97732&cid=1027
3.硬件组态及程序,由于1千的字数限制,不再细述啦,pt100一般常用的分standardrange(标准型)和climaticrange(气候型),采用标准型即可,见上传图片。程序直接读piw数后,转化为实型,除以10即为实际温度,也可用fc105,下限0、上限2764.8、单极性。
4.推荐下面的资料,只要认真学习,就能对sm331模拟模块(6es7331-7kf02-0ab0)的调试,并且对其系统组态、调试有个全面的了解。《sm331;ai?8x12位入门指南》其中第2部分就是电压和pt100
https://wenku.baidu.com/view/044f1a49f7ec4afe04a1df94.html
若有收获,就点个赞吧!
文章来源于网络及文献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
分享到:
微信扫一扫分享
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